对“大国梦”有着痴迷追求的印度,一直将中国视为对照和赶超的目标。近阶段,印度和美国的关税矛盾愈演愈烈,而自认为“中国行,我也行”的印度高层,居然开始强硬叫板特朗普。眼看“关税大限”将至,莫迪政府向WTO提交7.25亿美元报复性关税清单,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更是扬言要“从实力地位出发”,让美国见识下印度的实力。可以说,中国在关税战中大胜美国,这让印度大为震撼,印度高层自信地认为,印度完全具备中国的“硬实力”,因此敢于硬刚美国。可以说,这一次,印度终于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了。
结合中国反制美国的“组合拳”来看,印度要在经贸领域硬刚美国,显然要“抄中国的作业”。比如在产业链领域,中国依靠产业链韧性迫使美国在芯片领域让步,这个案例就成为印度决策层的战术教科书。与此同时,中方通过供应链的反制,针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加税,精准打击了特朗普票仓,而在此次印度提交的清单中,鹰嘴豆赫然在列,这无疑就是效仿中国,打击艾奥瓦州共和党的基本盘。
中美关税战期间,中国运用WTO法律框架在法理上对美国展开反击,此次印度也指控美国违反《保障措施协定》第8条程序违规,占据了法理和舆论的优势。此外,中国以“一带一路”为核心扩大替代市场范围,分散关税战带来的风险,近两年印度也加速和东盟、中东构建本币结算体系,这都是从“中国方案”中得到的借鉴。
展开剩余63%当然,在复制“中国方案”的同时,印度并没有突破红线。此次报复性关税仅锁定7.25亿美元规模,和中国125%的对等全面反击相比显得非常克制,只能说,印度高层仅仅展示出了“有限强硬”,体现出在野心与现实间的差距。毕竟,印度并不敢彻底得罪美国,而是希望以强硬的态度换取特朗普的让步。
再说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的豪言,虽然有些不自量力,但也并非夸夸其谈。莫迪执政多年以来,印度在今年估计领域的确取得了非凡成就。数据显示,近十年来印度制造业GDP占比提升到了17%,电子汽车制药出口突破4000亿美元。虽然印度被誉为“外资坟场”,营商环境极差,但莫迪政府还是通过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”吸引大量外资,其半导体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。
此外,随着卢比国际化进程加速,印度与俄罗斯、中东国家的贸易往来也非常频繁,这些经济盘都给了莫迪政府硬刚特朗普的底气。更为重要的是,印度把关税战延伸到了WTO法庭。按照相关法律条款,美国未通报关税政策违反了透明原则,滥用“国家安全”的借口早就被WTO裁定违规,因此,特朗普根本没有充分法理支持的关税政策。
此外,莫迪政府还在反击中采取非对称战术。从时间节点来看,印度向WTO提交文件的日期是7月4日,而当天正是美国独立日。这一回,印度直接把贸易反击打上了“反殖民主义”标签,这一举动不仅激发国内民族主义情绪,还让美国国内民众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不满。而在反击过程中,印度的报复清单包含了美国汽车零部件这个重要产业,直接影响密歇根州摇摆选区,美国民主党后续必然会对特朗普施压。
在供应链领域,印度控制全球40%仿制药供应链,完全可以借此威胁美国医疗体系。再把目光聚焦全球,除了印度之外,日本和欧盟都在酝酿对美国的关税反击,随着印度打响第一枪,未来多个经济体将形成对美国的反制包围圈。
当然,印度的“组合拳”虽然不容小觑,但要彻底让特朗普让步,依然面临重重困难。一方面,印度产业基础薄弱,其钢铁出口依赖美国冶炼设备,制药业的70%利润来自美国市场,根本不敢轻易对美脱钩。另一方面,印度同时面对中美俄三重博弈,如果多线博弈很有可能导致体系崩溃。不得不说,尽管莫迪政府将美印关税战视为国运转折点,不再甘当西方民主体系下被驯服的大象,但印度的大国之路依然荆棘遍地,前途未知。
发布于:北京市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